
巴黎古監獄(La Conciergerie),一開始我以為它就是「很歐洲」的建築,但如果真的站在塞納河邊看它,了解了它的每一段立面、每一個屋頂角度,都是有邏輯的。這棟建築原是卡佩王朝的皇宮,後來被改為司法空間與監獄,它的立面很乾淨,但壓迫感很強,細節少但垂直性強,完全就是權力建築該有的樣子。
它的正面可以分成幾段結構。兩側的塔樓用石砌圓柱堆疊出防禦的重量感,中間主體則大量使用尖拱長窗,節奏非常密集,幾乎每一個垂直開口都在強調上升感。屋頂是法國哥德式典型的藍灰色坡屋頂,細節處理非常一致,沒有刻意裝飾,但比例控制得非常精確。看久了會發現這棟建築很有系統。它的垂直線條控制了視覺集中,也讓建築本身像一塊巨大的牆體機器,完全符合它司法與監禁用途的功能。

如果你對空間比例敏感,你會注意到它不是在追求可親性。它沒有門廊,也沒有引導你靠近的設計。這是一棟明確劃界的建築。這種設計觀點非常適合思考權力空間怎麼透過尺度與形式被表現出來。
這張畫我用的是比較飽和的色彩去處理,特別是屋頂的藍、背景的橘紅,整體是希望讓建築跳出來。但我一開始其實不知道這是監獄,只是覺得它長得很莊嚴、比例很完整,畫起來很有節奏感。但畫到一半我就有點懷疑,因為它看起來實在太不親切了,有一種說不上來的壓迫感。後來一查才發現它是巴黎古監獄,這讓我更確定一件事,建築的空間感、尺度感、封閉感,其實都會被人「讀」出來,不管你懂不懂建築,它都會給你一個感覺,而那個感覺,通常就是它的功能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