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中的畫室-我一直在尋找的地方

一個夢想的地方

有些創作,是在紙上誕生的,有些,則是在心裡靜靜長出來的。大學之後,我花了很多時間在創作心中的夢,內心的世界,作品多數都是花園,而待在房間裡的每個夜晚,筆觸間的靈光閃現,還有咖啡廳裡的雜音、街角畫室的木頭氣味,甚至戶外寫生時葉影婆娑的節奏,都深深影響著我創作出來的氛圍。漸漸地我發現,地點,其實會改變作品的語言。有些地方讓人沉靜,有些地方讓人躁動;畫出的每一筆,其實都沾染了空間的氣息。也因此,我創作了這個模型,一個 1/100 比例、10×10 尺寸的小小空間,我把它命名為——森林中的畫室。



靈感的種子,從安靜中長出來

如果要使自己平靜,我認為這個空間不需要大,但必須位於一個「靜」的地方,可以與大自然共存,並且不需要與人互動,我常常坐在家中,明明是最熟悉的地方,卻偏偏沒有一個創作的歸屬感,明亮的工作室,人工的大平層設計,雖然是自己最喜歡的地方,最溫暖的家,但我的作品似乎沒有那種「靜」,我想創作出回歸自然的東西,可在市中心似乎找不到心中的那道自然風景,我聽過教授說一句話:「最美的風景就是不要透過設計改變它,而是放任環境自由生長。」心中的靈感亦是如此,或許是因為內心的瑣事,對事業的焦慮,人際的互通,全都悄無聲息地伴隨著自己,因此無法綻放自己的內心,我想創造一個讓「靜」自己發生的空間。這不是逃離世界的避難所,而是一個讓我能聽見自己筆尖聲音的地方。

空間的情緒,會滲進作品裡

這個空間不需要書桌,架一個畫架就夠了,簡單的傢俱,喜歡什麼擺什麼,這個畫室不是孤立的建築,它是與自然對話的一部分,當我想像自己坐在那裡畫畫,我會感受到清晨陽光從葉縫裡照進來,光影像液體一樣流動在地板上,外頭下著小雨,屋頂傳來滴滴答答的聲音,豐富了我對大自然的想像,有時候會聽見鳥兒飛過枝頭,讓我知道自己與萬物共存在這片土地。這樣的環境,會讓創作變得柔軟而有力。即使畫的是城市、是人群,那份平靜也會成為畫中的力量。相反地,如果我在一個充滿聲音與移動的空間創作,作品的線條與色調,也會跟著緊張與豐富起來。

所以我相信,建築可以影響藝術的語言,而這個畫室,就是我內心語言的模型。

夢想之外,想把它真的蓋出來

這不是只有存在模型裡的想像。其實,我默默地計畫著未來有一天在自家的別墅裡,打造一個真正的「森林中的畫室」。不需要很大的房間,只要一整扇望向自然的窗戶,一個小小的房間就足夠。每當生活過於緊繃,在自己的事業中感到痛苦或焦慮,都有一個讓這一切似乎不存在的地方。

細部建築設計

  1. 採用輕木與自然素材,讓傢俱自己「呼吸」
  2. 一面開放,讓空氣、風與光自由流動
  3. 在屋頂下方做雨水收集,讓自然成為使用的一部分
  4. 種植五感體驗的植栽,包在綠意之中,就像它原本就長在那裡一樣

我想,那會是我給未來自己的一份禮物,當城市太吵、當生活太滿,我可以走進那間畫室,靜下心來,畫下內心的風景,就像那些在安靜中完成的作品,默默地,讓生活變得更溫柔一些。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