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靈魂的場所》

這是一本適合一個人讀的書。我那時一個人待在自己的房間,沒開燈,房間是暖色的。書裡靜靜地說著空間與人的關係。可是愈靜,愈讓人動容。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棟玻璃茶屋。極簡而透明,卻又與歷史建築融合得自然。我想到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也想到了自己,有時候明明透明得讓人看穿,卻依然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內在那一塊不被侵擾的靈魂。

有些地方之所以成為靈魂的場所,是因為人在那裡,終於聽見了自己。那一刻,不再是建築包容人,而是人與空間互相映照。這也讓我想起自己曾經孤身站在航廈某處時的心情,寂靜中,我竟然覺得安心。那種感覺太微妙了,我可以抱抱自己,對自己說:「你好勇敢。」我想,這就是空間裡真正的力量,是靈魂願意安放的那一瞬。

這本書裡談到死亡的空間學時,我想到童年時對死亡的焦慮感。那種感覺不一定是恐懼,有時候更像是一種想理解卻又無法靠近的疑問。作者提到廢墟、墓園與時間感沉重的空間時,我彷彿也回到那些曾陪伴我度過不安的地方,卻被治癒了,因為我明白了死亡的場所不是只有那些恐懼的代名詞,反而可以很美。

我後來理解了,孤獨並不需要被擺脫。它不是匱乏,也不是懲罰。相反地,孤獨是一種與自己相遇的機會。我認為害怕孤獨,其實是因為還沒聽見自己靈魂真正的聲音。而當你開始願意聽,它就會慢慢說話。那聲音很輕,不會強迫你什麼,但它會告訴你,你有選擇,你可以決定在哪裡停下來,把心放下。

孤獨其實很美,只是這份美,不是每個人都能消化。它需要經歷過一些失落,一些和世界失聯的時刻,才懂得其中的柔軟與勇氣。靈魂的場所,或許不在人群中,而是那些無人知曉、但你記得住的地方。

我想我一直都在尋找一種空間:有光、有風,有人也沒關係,但我能安靜地在裡面做自己。那可能是一片林地,也可能是偌大的機場。我曾經在機場一個人坐著,逃離一段讓我有陰影的過去。那個時候的寂靜,是我感覺最安全的時刻之一,儘管人來人往,儘管吵雜。

如果要推薦這本書,我會說,給那些害怕孤獨的人。孤獨本身其實很美,是某一種你終於可以和自己待在一起的時刻。而這本書,就是一個陪你一起待著、不吵不鬧的朋友。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