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雄港邊,有一排建築像顏料盒打翻了般繽紛,卻不雜亂。它們的比例、色彩與排列,都透露出一種簡潔但不單調的設計語言。這裡就是高雄駁二特區一帶的Burano 彩虹村。
建築之美
Burano 彩虹聚落以多彩立面構成一道令人過目不忘的街景。建築本身線條簡單,輪廓清晰,透過色彩的編排與整體一致性的設計,使住宅不再僅是功能性的載體,而是構成城市表情的一部分。每一棟建築皆以飽和明亮的色塊為主體,窗框、欄杆與細部比例搭配得宜,構成一種乾淨而大方的視覺語言,展現了高雄作為港都的活力與創造力。

海港風貌
聚落位於高雄港邊,鄰近船隻與海風的日常節奏。環境自然開闊,街道尺度親切,空氣中混合著陽光、鹽分與港灣氣息,讓整體空間氛圍顯得輕盈又充滿律動感。色彩與海港的連結不僅是一種視覺層面的回應,也是一種在地語彙的延續。它以屬於南方的光線與濕度,發展出自己的港灣建築風格。

材料與色彩的對話
在建材選擇上,這裡的住宅使用了多樣而實用的材料,包括鐵皮、磚牆與混凝土等。設計者並未刻意掩飾材料本身的肌理,而是透過色彩配置與整體統籌,將不同材質轉化為統一語境中的一員。色彩在這裡不是裝飾,而是一種建構邏輯,替空間建立了節奏感與親和力,使每一棟房子都具備自我個性,又彼此呼應。
空間感受
Burano 彩虹聚落傳遞的是一種自在、溫暖且富有視覺識別性的空間感。色彩與光影在街道間自由流動,營造出一種輕盈、坦然且富設計感的生活氛圍。這裡的建築語言不張揚,卻有著清晰的姿態與節奏感,讓人自然放慢腳步、停留、觀察。它是這裡的標誌,也是在日常中展現持續美好的可能。
